我国目前实施网络预约和由大型银行网点柜面兑换交易模式,避免了原先排队等候时间长,兑换手续繁琐的问题,但仍存在发行渠道单一,受众面尚有局限性等问题,因此要建立向社会公众发行纪念币销售经营渠道的多元化多层次,增加中小金融机构网点的网络预约兑换的渠道,进一步为非专业收藏者提供便利,为溢价发行提供更多的选择。
我国从1984年发行第一套普通纪念币至今已有30多年,向公众的发行渠道以银行网点兑换为主,从2015年开始采用网络预约发行。而美国发行纪念币的历史较早,1892年发行第一枚纪念币,发行渠道多元且发展成熟,是全球范围内较早实施网络销售的国家之一。本文从销售的渠道与定价、溢价的分配机制等方面,对中美普通纪念币发行管理模式作比较,从中得出值得我国借鉴的有益经验。
(一)美国财政部造币厂负责纪念币的生产和销售工作,有币厂折价批发、公众直接邮购和互联网直接购买等销售经营渠道。目前第3种销售经营渠道发展迅速,通过网上销售的纪念币数量在一直上升。纪念币的销售价格由面值、铸造成本和溢价3部分所组成,国会议案中对此有明确的规定,包括溢价的数额以及成本的组成。一般来说,成本最重要的包含设计费用、金属材料、人工、模具、管理和营销费用和运费等,最终的销售价格由造币厂决定。国会议案中一般明确规定造币厂必须以合理的折价将纪念币批发给钱币经销商。
(二)人民银行依据发行计划,委托印钞造币总公司生产印制,有机构营业网兑换、钱币公司装帧后社会发行和钱币学会会员配售等三种渠道。第一种方式主要是金融机构在当地人民银行发行库提取出纪念币后,严格依照人民银行规定的发行时间和具体的发行要求,等面额向社会公众兑换纪念币。后两种方式是对纪念币进行装帧后,采取溢价方式销售。
(一)美国纪念币销售的溢价由1996年新法案明确了受益单位和用途,主要支持纪念馆等公益事业,新法案规定向受益单位支付发行溢价的前提,并接受审计。《1996年纪念币改革法案》作出了向受益单位支付纪念币发行溢价必须要满足4个前提的规定。《2003年美国5分硬币设计连续性法案》对此作了更加细化的要求。这4个前提为:一是受益单位一定要能够向私人募集到与销售纪念币获得溢价至少相等的资金;二是向私人募集的资金也必须用于纪念币发行法案中规定的用途;三是美财政部造币厂必须要收回纪念币制造与销售的全部成本;四是受益单位一定要接受财务审计,并将审计结果报送财政部,以证明其符合接受溢价的条件,并且合理地将溢价收益用于发行法案指定的用途。受益单位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向造币厂出具关于向私人募集资金数量和用途的审计报告。正常的情况下,在纪念币发行6个月以后,造币厂开始向受益单位支付溢价,溢价支付的日程由造币厂自己决定。受益单位自第一年接受溢价开始,每个财政年度都要接受审计,其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溢价资金用于纪念币发行法案中规定的用途。受益单位只要每年仍在接受溢价资金或仍尚未将溢价资金转移至专门的投资基金,每年都要接受审计,并要将审计结果上报财政部。
(二)我国普通纪念币是按面值发行,通过钱币公司装帧后或钱币学会向社会发行或会员配售采取溢价发行,而后两者暂未列入规定审计范畴。我国普通纪念币发行是按面值发行,通过总行指定的钱币公司向社会发行,或钱币学会向会员配售绝大多数都是对普通纪念币进行装帧,采取溢价发行,但是这些溢价收入在抵充装帧成本和经营成本之后,归于钱币公司或钱币学会用于会员钱币研究之用,通常并未将溢价收入用于公益事业。纪念币发行之后,人民银行对销售价格基本是以市场调节为主,往往不进行干预和调节。
(一)探索多渠道销售纪念币机制。我国目前实施网络预约和由大型银行网点柜面兑换交易模式,避免了原先排队等候时间长,兑换手续繁琐的问题,但仍存在发行渠道单一,受众面尚有局限性等问题,因此要建立向社会公众发行纪念币销售经营渠道的多元化多层次,增加中小金融机构网点的网络预约兑换的渠道,进一步为非专业收藏者提供便利,为溢价发行提供更多的选择。
(二)加强纪念币发行宣传工作。现阶段我国纪念币官方发行公告只在人民银行网站和部分财经类报纸公布,覆盖面较狭窄,因此建议在综合类媒体上公布相关发行信息,扩大受众面。
(三)探索建立健全纪念币题材选择与规划机制。借鉴美国的经验和做法,建立健全普通纪念币题材选择征集与规划机制,完善纪念币题材审核办法,实现普通纪念币选题规划发行的社会化、多元化和科学化。
(四)探索建立溢价收入与特定公益事业的支持机制。借鉴美国的经验和做法,建立特定题材纪念币的溢价收入与该公益事业的支持相挂钩的机制,明确将特定题材纪念币的溢价收入必须用于公益事业的建设和维护修缮。
(五)探索建立健全溢价发行的单位财务审计制度。货币发行管理具有公共性,首次发行的收益具有公共性。因此要将基于垄断地位或关系实现对普通纪念币的装帧等方式增加溢价发行的单位,纳入法定的审计范围,增强货币发行管理透明度和科学性。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110108456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